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国产娇妻无码在线一区-国产经典三级av在线播放-国产经典三级在线小说-国产经典视频第一页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 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資訊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打贏脫貧攻堅戰(下)


  口述人:劉永富,1957年出生,湖北隨州人。2002年2月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2007年12月任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2011年3月任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2013年11月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2021年3月任十三屆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會長。

  訪談組:蒲實 王道勇 陳思 黃珊 王曉莉 王燊成

  日期:2020年12月10日,2024年4月22日、24日

  地點:國務院扶貧辦、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

 疫情沖擊的“加試題”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降臨,給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嚴峻挑戰。人員不能外出,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種子、化肥等農資不能運送,貧困戶生產經營受阻;由于疫情,扶貧項目開工受阻。為應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強調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求全黨全國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做好“加試題”、打好收官戰,信心百倍向著脫貧攻堅的最后勝利進軍。在總書記帶領下,我們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雙勝利,集中彰顯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現在總結起來,主要采取了幾個重要手段。

  迅速應對。建立疫情分析應對機制,定期研究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定期調度脫貧攻堅進度,及時出臺系列政策措施。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干部春節假期結束后迅速到崗,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掛牌督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對2019年還沒有脫貧摘帽的52個縣和2707個貧困村中的1113個貧困村掛牌督戰。國家集中資源,加大攻堅力度。掛牌督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

  組織外出務工。這是增收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務工,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點對點”輸送返崗,動員東部地區多作貢獻,做好穩崗拓崗工作,中西部地區做好組織動員和服務保障工作,讓貧困勞動力出家門、上車門、到廠門,既解決了扶貧問題,又滿足了企業復工復產的用工需求。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加快恢復生產,將以工代賑勞務報酬比例由10%提高至15%,將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發電收益的80%用于設置扶貧公益崗位,開發生態護林員、護路員等崗位,創造就地就近就業機會。2020年底,全國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保持穩中有增,達到3243萬人。

  加大消費扶貧。與東部地區和城市“米袋子”“菜籃子”工程結合,強化產銷對接和電商扶貧,組織中西部地區認定扶貧產品,東部地區和中央單位購買扶貧產品,通過預算單位采購、建立消費扶貧交易市場、各類企業和社會參與銷售等多種方式,累計銷售扶貧產品3000多億元,扶貧產品沒有出現滯銷,這是不容易的。以前各單位工會老是組織動員捐衣服捐被子,年年都搞,現在不怎么搞了吧?因為消費扶貧更好。為什么?你動員貧困地區生產出來的東西,最根本的是要把收成變成收入,這些好東西城里人也是需要的,反正都要消費,買誰的不是買?貧困地區的生態環境好,種出來的農產品綠色安全,吃了放心,消費了還能為扶貧事業作點貢獻,大家很容易接受。

  加快扶貧項目實施。調整完善脫貧攻堅項目庫,調整使用扶貧資金,轉變方式、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推進扶貧項目建設,繼續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把疫情耽誤的進度搶回來。

  組織發展生產。指導各地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加強農資調配和市場供應,不誤農時發展扶貧產業。對受疫情影響到期的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延長一年,對新增貸款申請加快辦理、及時滿足需求。

  通過以上新的措施辦法,我們有效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按時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貧困人口數量不降反增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脫貧路上的“最美逆行者”

  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過程當中的成長不僅體現在工作能力上,也體現在意志力和思想上,他們是脫貧攻堅道路上“最美逆行者”。我們提出,要做到思想觀念轉過來、工作落實頂上去,不怕流汗流淚,不怕流血犧牲。

  有人說,仿佛脫貧攻堅戰突然就成功了。這可不是突然成功的,我們干了8年,犧牲了1800多名同志吶!還有1萬多名黨員干部留下了終身殘疾。駐村干部很不容易,他們都是扎根一個地方,通過實際行動感動老百姓,引導、幫助老百姓。我到基層調研,聽到他們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深受感動。他們每一個人的犧牲和付出匯聚成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

  全國脫貧攻堅模范、被譽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教授,多年如一日,每年在貧困山區田間地頭工作200多天,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他和普通村民一樣,掄錘、放炮、挖坑、搬石頭,將課堂設在果園,親自動手教授農民剪枝,農民給他打電話,他有求必應。他說:“黨把我培養成一個教授,就是讓咱為老百姓干點事。”2016年,58歲的他因為常年高強度工作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張桂梅,堅守滇西深度貧困山區數十年,用教育和貧困較勁,從寸寸青絲熬到頭發花白,幫助一個個女孩改變了人生軌跡,進而幫助一個個家庭擺脫了貧困的處境。張桂梅拼搏了這么多年,籌資建設了那么大一所學校,自己卻無車無房無財產,多年的辛苦工作使她積勞成疾,身患多種嚴重疾病。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她的時候,她只能坐在輪椅上接受頒獎。有人問她為什么要執著于這項事業,她說:“培養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培養出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里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

  有一位叫李鵬的同志,是新疆的一位副地級干部,他退休后本來是住在烏魯木齊的,為了扶貧他到南疆最窮的村子種紅棗,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錢不夠,他就把烏魯木齊的住房賣掉,還借了債。他領著老百姓種了幾千畝棗樹,帶動一個村都脫貧了。他是獨生子,為了不耽誤扶貧工作,把90多歲的老父親也接到了南疆。他父親去世后,就埋在了南疆的土地上。

  河北省石家莊市有一位轉業軍人王新法,在省司法廳工作,退休后到湖南一個村里去幫扶,最后犧牲在了那里。他女兒一開始覺得爸爸退休了,為什么不陪家人,去大老遠的地方管別人,把命都丟在那了。但是,當她趕到村里,看到當地老百姓自發地排著長長的隊伍給她父親送行的場面,看到那么多男女老少為她父親哭泣,她內心受到很大的觸動,也理解了為什么父親會把生命奉獻給這里。她本來是在北京工作,后來選擇女承父業,也到那里做扶貧工作了。

  優秀縣委書記姜仕坤、黃詩燕,優秀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這些犧牲的同志都是脫貧攻堅的“最美逆行者”。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的直播鏡頭里,有一幕讓觀眾都很感動:在念到“黃文秀”名字的時候,黃爸爸的眼眶紅了,抬手拭淚。藏族姑娘張小娟,她是甘肅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也是業務骨干,在下鄉扶貧工作結束返回縣城途中,因車禍不幸殉職,掉到江里犧牲了。

  江西省女教師支月英、山西省“摩托村醫”賀星龍、山西省村黨支部書記劉桂珍、四川省渠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張渠偉……所有黨員干部的奉獻和付出,永遠被載入我們黨的光輝史冊,被人民記在心里。

  在832個貧困縣工作的縣委書記、縣長,不完成脫貧任務不能走,即使提拔也不能離開貧困縣。有的干了十多年,換屆的時候到了,卻已經58歲、59歲,超齡了,不能提名了,耽誤了自己,有的還犧牲在扶貧崗位上。他們是為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的,自己卻一點“實惠”和“好處”都沒得到。

  脫貧攻堅戰中,犧牲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勞死,大約占70%。我們的同志要做的工作太多,壓力太大,休息時間不夠,體內疲勞蓄積并向過勞狀態轉化,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等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情況。還有20%左右是交通事故,偏遠地區往往交通狀況差,山高溝深,道路崎嶇危險,交通事故發生率高。

  有這么多的同志累病了,累趴下了,甚至犧牲了。我們愿意大家犧牲嗎?我們愿意大家得病嗎?哪怕這些同志一輩子默默無聞,我們也不希望他們成為烈士。從自身來講,誰不想工作又舒服、又多拿點錢、又多干點好事?可是,天底下沒有這樣的好事。毛主席早就說過,“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人世間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當官、發財、爭名、逐利,這些世俗的價值觀,無法解釋共產黨員巨大的付出和偉大的犧牲。唯一能解釋的,就是他們所牢記的初心與使命,“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我們的初心,就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且要一天比一天更好。說這個話,好像調子很高,但在100多年的時間里,共產黨員真的是用生命去實踐的。這個社會在不斷發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總得有人付出。都拿好處,沒有奉獻的人,社會怎么前進呢?我們本來都是普通人,每一位受到表彰的脫貧攻堅楷模,也并不是生來就是楷模,他們每個人都是在實踐中逐步成長的。

 經得起檢驗的答卷

  脫貧攻堅那些年,我到地方調研,經常有機會坐在飛機上俯瞰農村的發展變化。看到蜿蜒起伏的鄉村公路、嶄新整齊的易地搬遷安置房,還有大規模的養殖大棚、星羅棋布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等等。每次我都由衷地感慨,國家進步真快,農村變化真大。

  老百姓收入增加了。2015年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是2900多塊錢,到2020年達到了10740元,翻了近兩番。我2019年去河北阜平駱駝灣村、顧家臺村看到,路和房都大變樣了,產業搞起來了。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有勁頭了。以前,很多村民就坐在那兒曬太陽,冬天沒什么事可干。現在,村里沒什么閑人,農家院里70歲的老太太在那兒烙餅、熬粥、燴菜,招待旅游客人,十幾塊錢隨便吃,薄利多銷,勤勞致富。大家都有活兒干,忙前忙后,村子里很熱鬧。在2014年提出“蘭考之問”后,蘭考向習近平總書記承諾:3年脫貧,7年小康。最后蘭考兌現了承諾,不僅僅是貧困人口脫了貧,收入提高了,而且GDP在省里的排位也大幅前進。

  最能讓老百姓長遠受益的是“種”和“養”,為此投了不少錢,培養了不少人,也培養了很多新產業。老百姓種蘑菇、木耳、果樹、中藥材、馬鈴薯;養牛、羊、豬、雞、鴨、鵝、鴿子。這樣的“種”和“養”不得了,我國的菌類產量已經占世界產量的70%,而且賣得很好,沒有滯銷,說明市場是很大的。全國從南種到北,從東養到西,種得紅紅火火,養得蒸蒸日上。像南疆地區,種植核桃、大棗這些經濟作物,產量逐年增加,價格也逐年遞增,農民增收就有了穩定的來源。云南怒江有一種草果,是調味品,能夠除去牛羊肉的膻味,很有特色,當地大力發展草果產業,鼓勵老百姓種,40%的農民參與到這個產業之中,效果很好,種植戶少的收入三五萬元,多的能收入二三十萬元,就脫貧了。貴州省的刺梨產業在脫貧攻堅期間迅速發展,到2020年時集中連片種植面積超過150萬畝,帶動10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

  基礎設施變樣了。出行難、用電難、通信難,是長期以來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我們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脫貧攻堅基礎工程,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全力推進,補齊了短板,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脫貧攻堅的資金,大約有2/3是用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上。到2020年底,全國貧困地區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10萬公里,貧困地區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貧困地區因路而興、因路而富。我們2015年去四川涼山的時候,一路顛簸,都是很危險的砂土路,現在都是平坦的二級路。路好了,交通更安全,更通暢,物流速度更快。贛南革命老區也是如此。以前到贛南革命老區去,都是土路,下雨之后鞋底上會沾著一大攤泥,越走越沉,走一會就得想辦法把泥蹭下來,否則寸步難行。現在好了,全都變成了硬化路,車也可以開到村里了。國家采取多種措施,使貧困地區生活用電全部解決,生產用電基本解決。貧困村通光纖和4G比例超過98%,用手機、搞電商具備了基本條件。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極大改善,從根本上暢通了與外界的人流、物流、知識流、信息流,切實破解了脫貧致富的難題。

  飲水問題解決了。之前西北地區嚴重缺水,或者喝不安全的水。這次脫貧攻堅,徹底結束了干旱缺水地區飲用苦咸水的歷史,這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標志性變化。在全國層面,我們搞了農村飲水安全和鞏固提升工程,共幫助2889萬貧困人口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飲用水量和水質全部達標,3.82億農村人口受益。像新疆伽師縣,從幾百公里外的地方調水過來,以5萬貧困人口的名義立的項,最終實際解決了周邊4個縣100多萬城鄉人口的飲水問題,當地的老百姓都受益了,都有了獲得感,整個區域發展也有了基礎。

  住危房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以前農民住房比較簡陋,許多住著危房,黨和國家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由于是先改后補,貧困家庭一般改不了。脫貧攻堅期間,國家采取特殊措施,主要由政府負擔危房改造費用,790萬戶2568萬貧困人口告別了破舊的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房,住上了放心房,居住條件明顯改善,抵御災害的能力提高了。

  看病難問題基本解決了。脫貧攻堅期間,我們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貧困人口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網,實行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措施,99.9%的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實現貧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醫生、有醫療保險制度保障,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以前村里老百姓小病拖、大病扛,沒地方看,也看不起。現在村里建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貧困人口看病個人需要掏的錢大大減少了,報銷的比例達到80%以上,大大減輕了醫療負擔。黨的十八大以前,新疆老百姓的結核病發病率全國最高,西藏和青海的包蟲病高發,一直得不到根治,這次通過脫貧攻堅給解決了。我們把存量病患絕大部分治好了,后面的工作就是預防新發病患。

  教育明顯改善了。2016年,我們到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鄉曼囡村考察那里的拉祜族、布朗族等“直過民族”,他們在解放前飽受反動統治者的歧視,被趕到山里,解放后是從原始社會一步跨越到社會主義。他們人均3畝地,在那個地方應該不算少了,而且西雙版納風調雨順,但是他們沒有現代種植技術,糧食不夠吃,每年要吃3個月返銷糧。我們去的時候,他們都不會說普通話。當地政府把“直過區”和“直過民族”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做出了“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莊嚴承諾。2017年,我們派人去過一次,2020年我又去了一次勐海縣布朗山鄉曼囡村,以前村里沒出過一個小學畢業生,到2020年第一次有了3個初中畢業生。現在我們圍坐在一起,能夠用普通話簡單地溝通了。我們還在四川大小涼山地區開展了3——6歲兒童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少數民族兒童的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通話合格率達到95%以上,入學后學習成績大幅提升,為他們以后成長打下了基礎、增強了信心。

  農業技術推廣了。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干部群眾搭上了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快車,許多人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各地幫助農民科學種植,邀請技術員為群眾講解種植管理、實用技術培訓、培育創新創業及脫貧致富典型、組建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培訓服務團隊,解決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農業科技人員從實用的農業科技手段入手,把更多可推廣的科學技術帶到田間地頭,通過看得見、信得過、容易學的科技服務方式,帶領農民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農業科技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剛才提到的西雙版納的“直過民族”,2017年我們再派人去的時候,反饋說他們已經很會種糧食了,糧食夠吃了。2020年我去的時候,他們種植技術又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去其中一家看,他當年收了90袋糧食,賣了60袋,自己吃30袋。也就是說,1年打的糧食夠吃3年,不僅溫飽解決了,還有不錯的盈余。

  脫貧攻堅讓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像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等一些新中國成立后“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又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歷史性跨越。“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共產黨說到做到。

  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了。老百姓對我們黨和國家制度的信心前所未有地提高。老百姓的思想觀念、能力,基層干部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辦事能力、作戰能力都提高了。之前到有的貧困村去,經常聽到老百姓抱怨:“中央的政策是好政策,都讓地方給念歪了!”群眾對基層組織、基層干部缺乏基本的信任。脫貧攻堅中,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干、幫助群眾干,基層和群眾從伸手要、揣手等、背手看到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動手干,干部群眾共同奮斗奔小康,互相信任、互相幫助、互相激勵,關系融洽了,距離拉近了。

  這些已不僅是簡單的政績,更是人心、信心的凝聚。脫貧攻堅,不僅取得了物質上的累累碩果,更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碩果。脫貧攻堅不僅關注有形的東西,還關注無形的東西、理念的東西。脫貧群眾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他們信心更堅、腦子更活、心氣更足,艱苦奮斗、苦干實干,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蔚然成風。老百姓對黨的信任、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愛戴以及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可達到空前的高度。

  中國脫貧攻堅所帶來的變化,很多是質的飛躍。當然,即使絕大多數問題都解決了,肯定還會存在一些問題。攻堅戰初期有的地方搶著脫貧摘帽,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我們下了大力氣去一一考核他們、糾正他們,但是這種現象百分之百杜絕了嗎?我當主任的時候去基層調研,所有的情況都能完全了解到嗎?也不一定。但是,客觀地講,好的方面肯定占據主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和脫貧質量不容置疑。我們需要有比較才能有鑒別。脫貧攻堅事業干得到底怎么樣?我這個原扶貧辦主任不能下定論,肯定要聽老百姓的。100個老百姓,有90多個說好,能差到哪兒去?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他們的笑容越來越多,那是裝不出來的。

  有人說,我們黨脫貧攻堅的老本,在農村可以吃50年。我說吃不到,有10年、20年就不錯了。而且我們也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不能吃老本,還要讓鄉村全面振興,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以此來回報那些為這項事業付出了一切的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抓扶貧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曾先后多次跟隨他到貧困地區考察、調研。我擔任國務院扶貧辦主任的7年多時間里,是脫貧攻堅最吃勁的幾年。一路走來,我們跟著總書記考察調研,既了解到了大量貼近實際的真實情況,又親耳聆聽了總書記許多重要而具體的指示,使我們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根本遵循。其中,我最為深切的感受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有著真摯的人民情懷,他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把扶貧事業當成自己的政治責任、歷史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鮮明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貧困地區,翻山越嶺、跋山涉水,50多次國內考察涉及脫貧攻堅,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先后到24個貧困村調研,深入脫貧攻堅一線給予有力指導,保持了脫貧攻堅的正確方向。他對貧困地區老百姓的深情厚誼,就像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儲存在我們的記憶里:他每到老百姓家里,都摸摸火炕的溫度,摸摸被褥是不是軟乎;掀開鍋蓋看看老百姓吃的是什么,端起水喝一口;親切地摸小孩子的頭,熱情地拉起老人的手,了解家里的收成、飲水、出行、上學、看病、養老等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那種時刻,無論是陪同的人員,還是老百姓,感覺他就是親人,對老百姓的深厚感情是發自內心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戰中不僅展現了體察百姓疾苦的人民情懷,也彰顯了始終科學錨定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擔當精神。他常講自己40多年在中國的村、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一個重要內容,強調脫貧攻堅,不要空喊口號,要看行動。每到重要階段,他都直指難點、把脈開方;凡是重要節點,他都“擂鼓”發令、精準施策,排兵布陣、抓住關鍵,以超凡的政治定力把穩方向,全方位預防和化解返貧風險。在他的感染和率領下,各級黨政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意志鉚足了勁兒干,確保不走彎路、不出紕漏、不“翻燒餅”,可以說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世界反貧困的歷史上創造了中國減貧奇跡。

  回顧整個歷史過程,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率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這充分證明了只要我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國人民就有了主心骨,中華復興號巨輪就有了掌舵者,黨和國家事業就能沿著正確方向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伦子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播放 | 69精品人人搡人人妻人人做 |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 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精品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观看 | 国产a黄色大片不卡 | 国产肥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五月天婷婷综合开心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影院 |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四库影院永久国产精品地址 | 亚洲国片精品 | 亚洲欧美精品天堂久久综合一区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丝袜在线观 | 果冻传媒91制片潘甜甜七夕现代都市 |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天堂 | 成人综合午夜精品视频 |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ji |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 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狠狠做五月深深爱婷婷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 国产毛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推油 | 国产卡1卡2卡三卡 |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 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AV国产国产久青草 | 麻豆国产主播精 |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综合久色看片日本欧 |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 a在线无码不卡 | 岛国毛片一级一级特级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