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伊朗和以色列24日均表示接受停火,一場持續12天的沖突暫告一段落。但各方就伊朗核設施到底怎樣各執一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4日稱已“挫敗”伊朗核項目,實現“歷史性勝利”。伊朗外交部發言人25日表示,核設施受損嚴重。美國總統特朗普等一系列高官的相關表態,同美國國防情報局出具的初步評估大相徑庭。
伊朗核設施受損程度究竟如何?伊朗還能否繼續發展核能力?各方說法中有何端倪和考量?
美國內部吵不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先報道,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防情報局的一份評估報告認為,美國22日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打擊未摧毀其核心部分,主要是地面建筑遭到嚴重破壞,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大體上“完好無損”,“可能只會使其核計劃推遲數月”。
6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打擊了核設施供電系統以及轉化鈾原料的地面設施。美方目前仍在搜集上述核設施受損情況的情報。相關知情人士認為,伊朗濃縮鈾庫存未被完全摧毀,其核能力“倒退至一或兩個月之前的水平”,最多不超過6個月。如果發現福爾道核設施未完全摧毀,后續評估或將得出“受損更輕”的結論。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回應說,“這份所謂的評估報告完全錯誤”,它被列為“最高機密”,卻被情報界一個無名之輩泄露給了CNN。
美國總統特朗普堅稱,美國的軍事打擊“徹底摧毀”了伊朗核設施。他24日在社交媒體上說,一些媒體“企圖詆毀歷史上最成功的軍事打擊之一。伊朗的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以情報部門評估也認為,美以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并未如特朗普所說“徹底清除”了伊朗核項目,但使伊方核計劃“延遲了數年”。
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多蘿西·謝伊24日向聯合國安理會通報,美方打擊“實際上實現了我方有限目標:使得伊朗生產核武器的能力降級”,其措辭顯然更保守。
伊朗:因為沖突更要發展核能力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25日告訴半島電視臺,伊朗核設施在此輪沖突中遭遇以色列和美國輪番攻擊,受損嚴重。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當日報道,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增強了伊朗推進核計劃的決心,“伊朗沒有人愿意放棄核技術”。
阿拉格齊說,伊朗為獲得核技術付出了巨大努力,科學家為此獻出了生命,人民為此忍受了制裁,甚至因此被強加了一場戰爭。伊朗沒有人愿意放棄這項技術。
伊朗原子能組織正在評估軍事打擊造成的損失。“重啟計劃已提前準備好,我們的策略是確保生產和服務不會中斷。”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說,伊朗擁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來持續推進核工業的發展。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24日在致伊朗人民的公開信中表示,經過伊朗人民英勇抵抗,這場由以色列挑起、持續12天的戰爭宣告結束,敵人妄圖摧毀伊朗核設施、引發社會動亂的陰謀徹底失敗。
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穆罕默德·伊斯拉米24日說,伊朗政府已經采取必要措施,確保伊朗核項目在遭受以色列和美國軍事打擊后能夠繼續。
法新社24日援引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名顧問的說法報道,伊朗依然有濃縮鈾庫存,“一切未到終局”。
國際原子能機構當天發表聲明說,伊朗部分核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其內部發生了一些局部放射性物質和化學物質泄漏,但伊朗的核研究堆和動力反應堆未受到攻擊,伊朗鄰國的人員和環境未受到放射性影響。
專家:是“作秀式打擊” 各方下臺階
在美方22日打擊伊朗核設施后,伊朗23日向美國駐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發起導彈打擊。特朗普表示伊朗方面提前通知了美方,襲擊未造成人員傷亡。
英國駐敘利亞前大使彼得·福特認為,美方22日下場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是與伊朗協調后的“作秀式打擊”,伊朗眼下仍然擁有“核能力”。
這張6月22日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的是遭美軍空襲后的伊朗伊斯法罕核設施部分區域。新華社/美聯
福特告訴俄新社,現實情況是,以色列總理“懇求”美國領導人結束敵對行動,因為以色列已“疲憊、脆弱不堪”,比伊朗方面更需要和平。實現停火后,美國和伊朗或將回到談判桌前,而以色列也在耗盡戰力前得以喘息。因此,雙方的停火雖然脆弱,但或將得以維持下去。
福特說:“內塔尼亞胡沒有實現任何既定目標,伊朗仍然擁有核能力、導彈和地區盟友。內塔尼亞胡對伊朗攻擊是魯莽的賭博,最終后果可能會事與愿違。”
分析人士指出,消除“核威脅”是以色列向伊朗發起襲擊的重要目標,若實際效果被證實有限,以國內可能質疑行動正當性,內塔尼亞胡面臨軍事冒險的批評,甚至可能影響未來停火進程。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李福泉說,如果以色列作出伊朗關鍵核設施沒有受到重創、伊朗具有快速恢復“危險”核活動能力的評估,那么以色列隨時可能撕毀停火協議,對伊朗發動襲擊。(記者:郭倩、沈敏、鄧仙來、高文成、吳寶澍、沙達提;視頻:孫碩)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以色列13日對伊朗境內核設施和軍事目標實施“先發制人打擊”,伊朗當晚還擊。沖突爆發后,雙方發動多輪互襲。美東時間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以伊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以伊兩國24日均表示接受停火方案,13天的沖突漸告一段落。
通過以下時間線,簡要回顧此次以伊沖突:
——6月13日
以色列凌晨突襲伊朗境內核設施和軍事目標,炸死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等多名高級軍事指揮官,福爾道等地核設施遭襲。
當晚,伊朗對以發起“真實承諾-3”軍事行動。
——6月14日
以色列空襲伊朗煉油廠等能源設施,稱已炸死伊朗20余名軍事指揮官和9名核計劃高級專家。
原定15日在阿曼舉行的伊朗與美國第六輪間接談判取消。
這是6月1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拍攝的爆炸后升起的濃煙。新華社/美聯
——6月15日
以軍說空襲伊朗國防部總部、核項目總部、伊斯法罕核設施及西部的導彈存儲和發射設施等目標。
伊朗說襲擊以色列戰機燃油生產設施、能源供應中心、煉油廠。
——6月16日
以軍宣布打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情報機構負責人穆罕默德·卡齊米等4名高級情報官員,稱已摧毀伊朗約三分之一的導彈發射裝置。
伊朗襲擊以色列海法、特拉維夫等地,擊中發電廠、煉油廠。
——6月17日
伊朗打擊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位于特拉維夫的行動策劃中心,表示摧毀特拉維夫和海法等地的“武器裝備和戰略要地”。
以色列宣布打死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阿里·沙德馬尼。
特朗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
6月22日,在以色列中部特拉維夫的導彈襲擊現場,應急和救援人員開展工作。新華社發(托默·諾伊貝格攝/基尼圖片社)
——6月18日
伊朗首次向以色列發射“泥石”彈道導彈。
以軍打擊伊朗阿拉克地區的核反應堆、納坦茲地區一處核設施等目標。
——6月19日
以色列空襲伊朗洪達卜重水反應堆設施。
伊朗打擊以色列特拉維夫和海法的反導防御系統等目標。
美國白宮說,特朗普將在“接下來兩周內”決定是否下令美軍對伊朗發動打擊。
——6月20日
伊方重申只有以色列“停止侵略”,伊朗才會再次考慮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核問題。
以方稱打擊行動使伊朗發展核武器能力延緩“至少兩至三年”。
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當天,特朗普宣布美軍“成功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新華社/美聯
——6月21日
以色列空襲伊朗伊斯法罕核設施。
美國發起“午夜之錘”打擊行動。特朗普(于美東時間21日)宣布“徹底清除”伊朗福爾道、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
——6月22日
哈梅內伊的政治顧問表示伊朗的濃縮鈾材料仍存留。
伊朗對以色列發起“真實承諾-3”行動第二十輪打擊,其間首次使用“城堡破壞者”多彈頭彈道導彈。
——6月23日
伊朗向美國駐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發起導彈打擊。
伊朗議會推動暫停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特朗普宣布以伊已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按照美方時間表,以伊停火于北京時間24日正午后正式生效。
6月24日,民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革命廣場慶祝伊以停火。新華社發
——6月24日
以色列和伊朗陸續表態,接受停火方案。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各自宣告取得勝利并繼續強硬表態。
特朗普表示,以伊雙方均違反停火協議,警告以色列“必須冷靜下來”。
——6月25日
以伊正式停火。
以色列總理稱將“挫敗”伊朗核武器企圖。
伊朗外長表示伊朗不會放棄核計劃。
伊朗議會通過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的法案。
(記者:何夢舒、吳寶澍)